【烘焙小常識】第165篇,
【饅頭發酵不可忽略的關鍵】之十三
《饅頭表面氣泡式皺紋》
寒冬已至,增添了饅頭製作上的困難!
上一篇提到饅頭表面起泡大都是:
發酵太慢、發酵不足、提早蒸製,
但是又有一種情形也跟上面說的一樣,
可是結果又不一樣,就是「黏皮式燙傷紋」(圖1),
這種黏皮式燙傷,大都是靜置時間不足、
麵糰結構尚未完全擴展,當蒸籠蓋一掀,
又縮了回去,與內部麵糰黏在一起造成死皮,
原因也是:
麵糰太硬或酵母用量太少或酵母失去效力!
現在又有人問:
饅頭表面出現氣泡式皺紋,(圖4)
已經連續好多次都無法改善,
請問究竟是何原因?有無改善方法?
冬天因發酵較慢,受表面結皮影響,
較難看出發酵過頭情形,
只能從蒸後表面來判斷,
假如蒸後表面粗糙,有氣泡式皺紋,
就是靜置時間過久,麵糰結構已經擴展完成,
倘若還未蒸製, 會受表面結皮影響產生皺縮
在《細說饅頭》書裡提到:蛋白質含量愈高,
饅頭表面也愈光滑;含量愈低,表皮愈粗糙
從這裡也可看出:
表面光滑的皺縮是:靜置時間不足而引起!
表面粗糙的皺縮是:靜置時間過久而發生!
如果連續好多次都沒有改善,
避免「氣泡式皺紋」的發生應:控制饅頭的發酵速度,
1、注意酵母用量:酵母用量應隨天氣變化而增減。
2、麵糰不宜太軟:麵糰太軟也會影響發酵速度。
3、控制發酵時間:使用計時器提醒蒸製時間。
4、建議更換麵粉:因為這麵粉可能不適合做饅頭。
冬天麵糰發酵慢,酵母菌繁殖力薄弱
應使用一些輔具幫助發酵,並掌握發酵時間,
確保麵糰順利發酵,減少失敗!
《細說饅頭 》
博客來:https://is.gd/r3SWTk
金石堂:https://tinyurl.com/y6ljfeqj
momo:https://bit.ly/33lM7nv
讀冊TAAZE:https://is.gd/TlQVql
誠品:https://tinyurl.com/y3b6z8mk
三民:https://bit.ly/37baJQW
📷門市文宣陳列
●金石堂實體書店合作,
全省15家門市也會有文宣
(插卡、A4立板)